這是很多俄國移民共同的夢魘,也反過來使他們更熱愛美國並捍衛美國憲制。
兩個青春的女孩在《花與愛麗絲》(2004)裡的兩毛線電車上追逐嬉鬧。導演鈴木卓爾像是為了這30年的電車純愛電影作了一個總結,在嵐電的路線上,男女主角們注定相遇,也絕對分離。
電車作為一個城市中重要的意象,就反映著戀愛發生場景,指涉現代社會人際交往的性質。最後,深夜的「龍安寺駅」場景中,兩輛電車帶著不等速的曖昧與尷尬,在交錯瞬間所留下的遺憾,那不就是戀愛結構不可思議的本質嗎?電車的移動技術所指涉的遊戲性(遊び)(谷本奈穂,2008),著實意味著日式純愛的特徵,那是一切自由、分離、虛構、非生產、與不確性的感情活動。「愛」(love)就是一切,沒有其他目的。Photo Credit: 李長潔攝影、提供 電影中的嵐電「西大路三条駅」 把不確定變成美感的形式 回到以京福電氣鐵道嵐山線作為戀愛舞台的《嵐電》,展開了三段不同性質的純愛故事:作家平岡衛星(井浦新 飾)的中年之愛、小倉嘉子(大西禮芳飾)的青年之愛、北門南天(窪瀬環飾)的少年之愛。我認為這些愛情觀的近代化,便是日式「純愛」的起源。
或許是導演緬懷著過去純愛電影的浪漫光景,電影裡不時穿插著嵐電的歷史影像資料,原本象徵著這個世紀城市文明的運輸技術,竟然刺中了觀影者潛意識深處的各種鄉愁。電車,真是個談戀愛的好地方。在冷戰及後冷戰年代,持續發生於東亞或整體亞洲,相關左翼肅清的國家暴力事件,一直未曾消失,只不過甚少進入欠缺「左眼」看世界的場域。
而是死者透過戲劇「變身」,來到時間的此岸。不會因為是你的死亡,因此,於我來說變得遙遠,你的死亡與我的死亡同在。回流,讓水流或生命回返根源重新出發的原點,並且生產創造性的意涵與感受。驚人的地下黨革命組織與運動,以史詩般的冊頁,在貧困的土地上留下撲殺的血痕。
他們向生活在現在的我們伸出援助之手,但是,我們卻無法抓住那雙手,去理解他們的死亡,到底在訴說著些什麼。死亡與生存像一雙手一樣走在一起,如同一首詩中的詩句:「花朵凋零,我也不曾忘記你。
卻也在意識或潛意識中,像一粒種子般落入內心的土地,期待長出涵蓋創作者自身觀點、想像、意志、甚而心理揣測的作品,形成一部搬上劇場的劇作。更形重要的是,提出一種亞洲第三世界的美學觀點。就在戰後與台灣相同歷經「獨裁下發展」的韓國,便曾有著這樣駭人驚聞的歷史,在釜山一個稱作【ART ORGANIZATION C】發展中的戲碼:《生與死》中,從事件出發卻超越事件且形成一種人性哲學的方式,被創作者排練與發展中。因為,瞬間是劇場的力量。
而後,入圍第17屆台新藝術獎,在眾聲喧嘩的劇場界,以一種近乎暗影、無聲以及低嗓門的扣問,一段台灣戰後史上被刻意壓殺的白色恐怖事件,宛若殘骸般重新在世人面前現身。他們這樣看待東亞暴力在韓國戰後歷史中的酷烈。雖然生存與死亡像是硬幣的兩面,但是在生存中,死亡在死亡之中無間斷地反復生存著。Photo Credit: 《生與死》劇照,鍾喬提供 殉難者的死亡不是遠方他者的死亡或是瞻望的死亡,而是我們的死亡,是我們的記憶,是應該一直被蘊含在我們生命當中息息相關的。
民間屠殺事件「killing Fields」波及168處。」 「花朵凋零,我也不曾忘記你。
紀實與想想之間,形成一種必需的拉扯。因為,劇場是當下的藝術,它讓記憶非僅停留於過去的樣貌,同時在我們的目睹下「變身」。
將此記憶視為基石的我們,才能夠說是活著。70年後的今天,政府發掘了13處,而民間的共同調查團(2018年4月1日)也不過發掘了5處而已。而記憶的「變身」,在劇場中,是一種時間的回流。Photo Credit: 柯泓宇攝影,鍾喬提供 《范天寒和他的弟兄們》劇照 然則,自始至終以西方人權觀點,看待轉型正義問題的台灣社會,對於二戰後冷戰、新殖民主義在東亞形成的國家暴力,卻存在著依附西方普世價值的觀點,欠缺亞洲第三世界「冷戰、戒嚴體制」特殊性的問題,值得提出來探討與重新釐清李春姬之所以受到黨之重視、人民之信任,有很大的一個關鍵點,即是獨特的「自然」播報魅力,她在播報新聞時,數十年如一日地,以一身傳統粉色色韓服上台,然後以讚揚朝鮮勞動黨開場白後,即以鏗鏘有力、抑揚頓挫的聲調播報國內重要新聞,只要聽過她播報的觀眾,都極具印象。「我們往後必須要培養出像李春姬這樣的人,她能用她宏大聲響與聲量,朗讀出政府的聲明書與意見。
李春姬最為外人所知的新聞軼事,即是2011年12月19日,消失近兩個月的她(當時已經近70歲高齡,北韓民眾多認為她已近退休年紀),突然重登播報台,且當日身穿一身黑色韓服,播報起在她生平最景仰金正日領袖之死,其悲痛表情與幾近掉淚地播報方式,讓人看到其不捨。2006年10月9日,她播報起北韓進行核彈試驗的政府聲明書,對外釋出官方立場。
國內讀者應該對李春姬不感到陌生,除了2019年知名韓國電影《寄生上流》(기생충)內,曾有一段雯光管家模仿李春姬發言,讓人印象深刻地言及「敬愛的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同志,今日目睹了詐騙集團一家人的影片,看著他們邪惡卑鄙的挑釁之舉,忍不住驚愕和憤怒之情」(註1)激昂片段外,韓國許多綜藝節目也時常拿李春姬作梗,由搞笑藝人模仿起春姬式發言,逗得觀眾哈哈大笑。但電影、綜藝節目不失大雅地模仿此位知名北韓廣播員,逗得觀眾發笑也就罷了,沒想到華視電視台,曾於2011年12月19日專業新聞台上,竟有梁姓女主播穿起韓服,模仿李春姬播報起新聞,一片嘩然,爾後引來社會一片撻伐,許多民眾認為「新聞綜藝化」,甚至遭人質疑不尊重北韓播報人員專業,罵聲不斷。
而近日她的露相,則是在2020年4月消失國際舞台近一個月之久的金正恩,於5月出現之際,身為國寶級播報員的她,帶起了老花眼鏡復出於主播台,看著新聞稿興高采烈地跟大眾宣布金正恩領袖平安無事,且參與竣工剪綵的好消息等,這也落得外人說「北韓有大事,往往就得派李春姬上陣」佳評。李春姬1943年7月8日出生於江原道通川郡(강원도통천군),於平壤話劇電影大學演員系畢業後(註2),先以演員身份活躍於北韓國立話劇團,1971年2月以年華歲月28歲,進入朝鮮中央電視台服務,於同年5月18日開始她的播報員生涯,而當時她所主要負責的新聞,多是黨新聞,且從1974年起正式成為首席播報員,一直受到朝鮮政府重用迄今,算一算她服務於電視台播報員生涯,也近超過四十餘年。
其中李春姬之所以會得到眾人目光,除了她所播報的多是屬於「重大新聞」,而這些重大新聞內容不勝枚舉,從她早期1994年主綱播報金日成過世新聞,淚灑主播台引起注目。事後,華視電視台也負責任地,隨即隔日發出道歉文,做出適當處置,平息事端,但我們藉由這上述事件,與李春姬屢次代表北韓官方宣布重要決策的角色來看,足見李春姬的確是位響徹亞洲、國際知名的主播。爾後,2014年12月17日,北朝鮮播放金正日逝世三週年追悼紀錄片,悼詞仍由李春姬朗誦。說到當今北韓「知名人物」,除了現今領袖金正恩,與被外謠傳第二接班人金與正外,我想當地知名廣播人員「李春姬」也是排行前幾名的。
2016年1月6日,金正恩執政後,第四次核爆試驗,朝鮮官方電視台仍由李春姬播報「朝鮮宣布第一枚氫彈成功試驗」聲明書。正因為李春姬所播報的新聞,多屬於重大事件,多代表北韓當局意見、重大政策宣傳新聞外,所以她被外人視之為「國家官媒發言人」,抑或「北韓宣傳機器」。
面臨國內局勢大變(如領導者過世),她馬上聲淚俱下、泣不成聲的宣告等。1998年又接下播報北韓首顆衛星發射的新聞,激揚人心。
2017年2月12日,李春姬報導北韓成功試射了一枚「北極星-2型」地對地彈道導彈,當年度9月3日,北韓第六次試爆核彈消息,與隔年2018年南北會談後,9月21日,韓國總統文在寅與北韓領袖金正恩同由白頭山新聞等等,這些都是李春姬所負責的重要新聞。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但歲月催人老,轉眼間播報員生涯近四十餘載,李春姬於2018年12月4日正式引退(一說是2012年1月,李春姬在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記者專訪時,言及工作重心已經轉向在幕後培養新人),但2019年11月間,我們仍可看到李春姬客串播報員出現在電視螢幕上。
她在播送北韓試射飛彈成功新聞,以喜悅歡欣的聲調報導,然而提及到萬惡美帝、日本走狗時,她咬牙切齒憤慨地批判,又面對國內領導者善行偉功,她馬上又變個臉,以天真無邪小孩聲調,自豪地與有榮焉讚揚起領導者的優秀而近日她的露相,則是在2020年4月消失國際舞台近一個月之久的金正恩,於5月出現之際,身為國寶級播報員的她,帶起了老花眼鏡復出於主播台,看著新聞稿興高采烈地跟大眾宣布金正恩領袖平安無事,且參與竣工剪綵的好消息等,這也落得外人說「北韓有大事,往往就得派李春姬上陣」佳評。國內讀者應該對李春姬不感到陌生,除了2019年知名韓國電影《寄生上流》(기생충)內,曾有一段雯光管家模仿李春姬發言,讓人印象深刻地言及「敬愛的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同志,今日目睹了詐騙集團一家人的影片,看著他們邪惡卑鄙的挑釁之舉,忍不住驚愕和憤怒之情」(註1)激昂片段外,韓國許多綜藝節目也時常拿李春姬作梗,由搞笑藝人模仿起春姬式發言,逗得觀眾哈哈大笑。她在播送北韓試射飛彈成功新聞,以喜悅歡欣的聲調報導,然而提及到萬惡美帝、日本走狗時,她咬牙切齒憤慨地批判,又面對國內領導者善行偉功,她馬上又變個臉,以天真無邪小孩聲調,自豪地與有榮焉讚揚起領導者的優秀。
李春姬最為外人所知的新聞軼事,即是2011年12月19日,消失近兩個月的她(當時已經近70歲高齡,北韓民眾多認為她已近退休年紀),突然重登播報台,且當日身穿一身黑色韓服,播報起在她生平最景仰金正日領袖之死,其悲痛表情與幾近掉淚地播報方式,讓人看到其不捨。事後,華視電視台也負責任地,隨即隔日發出道歉文,做出適當處置,平息事端,但我們藉由這上述事件,與李春姬屢次代表北韓官方宣布重要決策的角色來看,足見李春姬的確是位響徹亞洲、國際知名的主播。
2016年1月6日,金正恩執政後,第四次核爆試驗,朝鮮官方電視台仍由李春姬播報「朝鮮宣布第一枚氫彈成功試驗」聲明書。其中李春姬之所以會得到眾人目光,除了她所播報的多是屬於「重大新聞」,而這些重大新聞內容不勝枚舉,從她早期1994年主綱播報金日成過世新聞,淚灑主播台引起注目。
爾後,2014年12月17日,北朝鮮播放金正日逝世三週年追悼紀錄片,悼詞仍由李春姬朗誦。說到當今北韓「知名人物」,除了現今領袖金正恩,與被外謠傳第二接班人金與正外,我想當地知名廣播人員「李春姬」也是排行前幾名的。